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

【殺手】


在九把刀這麼多的著作裡,

我獨愛【殺手系列】。



這是我一直在多方Touch的一塊,

並不是我這個人總是出生入死或是從事危險性職業,

所以發自內心產生共鳴;

而是我喜歡裡面那種帶點灰色、迷迷濛濛讓人無法看清的感覺。



可以發現的是故事的內容總有一些些反社會,

而其中也自蘊含著其獨有的規則以運行;

因此即便情節充斥著正與邪、生與死、隱蔽的善與必要之惡,

或說內容總脫離不了這些元素;

但這些不同的元素在不同時空、背景與角色下的交錯和其所架構出的世界;

及偶有其他的催化劑加入而造成更加複雜的關係網絡,

卻總是深深的吸引著我,

因為我相信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,

總有一些你看不到的事情正在悄悄的發生,

但總是千金之子不死於市,

於是盜亦有道。



也許之後比較有空的時候,

會再多一些這類的東西與大家分享。

但也可喜可賀!

恭喜我學長九把刀的新書上市-《殺手,流離尋岸的花》

因為上個月就已經在網路上看完了,

也不好在這邊落雷,

所以喜歡的朋友不彷去弄一本來看看,

在這裡推薦給大家:)


Read More....

2008年1月5日 星期六

【社論】忘了M型吧!

 
 
  發完「M型社會 = Mystical Society」這一篇文章之後,為了讓大家更深入的瞭解M型社會這個議題,特地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,發現有幾位部落客也對此做出了批判,因此附加了幾個連結在文章的底部;而在這裡特別要引用的就是這一篇中國時報上的社論,裡面對於事實討論的觀點與我是最貼近的,敬請閱讀:)


  講了半天,什麼是「M型」社會?我問過很多人,說法都不太相同。

  有人說,是指這個社會的有錢人和窮人很多,中等收入的家庭變少,所以形成兩端高起、中間陷落的M型。抱歉,到主計處的網站查查,或者請任何一位經濟學家或人口學者畫給你看,都可以發現台灣的家庭還是中等收入的最多,窮的人較少,有錢人,更少。總之,呈現的是中間突起、兩邊陷落的鍾型分佈,用英文字母來看,是倒U型,而不是M型。

  還有人說,M型不是指家庭所得分佈,而是所得「成長」速度,例如,有錢人的所得成長率最快,窮人的所得也在增加,只有中等收入的家庭在減少,所以從成長率的條狀圖來看,左右兩邊高,中間的低,所以叫M型。抱歉,還是錯了。主計處的數據還是顯示,在台灣,最有錢的人仍舊最會賺錢,年復一年,愈賺愈多;中產階級,次之;窮人,最慘,從二○○○年到現在的「家庭可支配所得」資料顯示,台灣的窮家庭早已經入不敷出。

  換言之,也不見M型,而是只見很少數的極富分子,一直在高處笑傲。從主計處到央行,所有指標都顯示,台灣的所得分配所面臨的不是M型化,而是「極富化」。

  雖然這種極富現象畫不出M型,卻才是眼前最棘手的難題。少數人很有錢,大部分人卻明顯的儲蓄不足。從存款的金額來看,你就能體會問題的嚴重程度。央行的數據顯示,在台灣有定期存款的九百多萬戶家庭當中,擁有百萬元以上定存的一七○萬戶,總存款金額高達七兆元,也就是說,這不到一五%的家庭,就擁有總定存金額中的七成;至於另外七百萬戶以上的家庭,定存金額卻連五十萬元也不到。

 這種極富現象,已經為整個社會帶來嚴重的焦慮感。尤其是本來覺得自己活得還不錯的中產階級,現在都焦慮到睡不安穩。一來,這幾年來台灣的總體經濟沒有起色,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前途茫茫;二來,大多數中產階級都在領薪水,眼看著物價要漲,都擔心購買能力滑落;再加上,眼看著媒體上處處都是自己存摺不吃不喝都實現不了的奢華風,更是忿忿不平。這也就是為什麼,把重點放在中間陷落部分的「M型說」,如此打動中產階級的心。

 但極富現象是個複雜的問題。照理說,在自由經濟中,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這些極富分子如果能力好、會賺錢,變得更富有,並沒什麼不對。但問題出在,無論是美國或新興的亞洲,從傳統富豪到政治新貴、科技新貴與金融新貴,這些極富分子都面臨兩個質疑。

 第一,取得財富的方法不當,不是官商勾結,就是利用財富遊說政府,讓政策朝著對他們有利的方向轉彎。其次,利用財力在商場上以大欺小,壓縮小企業的生存空間,攫取龐大利益。例如美國的沃爾瑪,讓數以千計的小商店倒閉,卻讓創辦家族人人名列全球最有錢的人。再加上,在很多國家由於政府、專業守門人的怠忽職守,使得少數企業經理人與官員有太多五鬼搬運的空間,造成經濟成長的果實、生產力提高的好處,都被極富分子掠奪了大半,也惡化了極富現象。

 第二,面對伴隨著極富現象而來的新經濟環境,中產階級應先跳出M型的不安,別在焦慮中錯把重點放在自己是否陷落上,更不應因此而急著想躋身極富之列。如何避免這些極富分子繼續用不當的方式累積財富、如何重新安排自己的收支、如何有效地幫助窮人,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向。或多或少,也能讓你睡得安穩些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沈雲驄
                 - 本文取自中國時報[社論]2008.01.02
 

Read More....

2008年1月4日 星期五

M型社會 = Mystical Society

 
  大前研一這個名字這幾年對大家來說應該不陌生。

  那如果沒有聽過這位仁兄也應該聽說過所謂的「M型社會」 - 這個近兩年來深深困擾著台灣人的民生經濟議題。還記得約幾週前,在學生議會書櫃看到商業週刊贈送的【大前研一訪談實錄】DVD,上面寫著:『給M型台灣的建議 一場價值五萬美金的訪談實錄』,我只想說:「此片值500G」。

  只要是我身邊的朋友,一定曾聽過我這樣譙:台灣的M型社會根本就是喇賽!

  我想有修過統計學或是社會研究法的朋友,肯定學過「常態分配」與「中央極限定理」;簡單來說,就是在作數值的統計時,如果樣本數的值越大,無論母群體中的變數呈現的是哪一種分佈,平均值的抽樣分佈圖會越趨近於常態分配(就是呈凸字狀或者山字狀向中央集中的圖形)。於是,假設今天拿所有具經濟能力的台灣人的所得來當作母群體中的樣本,所畫出的平均值抽樣分佈圖是怎麼樣都不可能成為M字型的,而中產階級也總是佔最大的多數;因此,M型社會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於台灣,或是任何一個正常的國家經濟體。

  好吧!我想還是有人會覺得半信半疑,那我請大家問問身邊的人三個問題:

  一、你認為台灣是否存在「M型社會」?
    (十位大概會有九位回答是,剩下的那一位沒聽過。)

  二、那如果存在的話,你認為你落在M型社會的哪一端?
    (十位約有七位罰站,另外三位自認坐落於其中的某一端。)

  三、你確定你真的位於M型的那一端嗎?
    (兩位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貧/富而歸位;第三位則真的是暴發戶。)

  我想各位得到的答案應該跟上面的預測相去不遠。

  於是在經過這麼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隨機抽樣問答,與統計學的原理分析之後,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位於中間的人數是遠高於兩端的,既然如此,所謂的M型社會還存在嗎?!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;而最糟糕的是這種完全沒有考證的恐怖預言經過媒體的行銷報導,竟造成
社會整體苦悶、不安與信心低落,因為這樣而產生的社會成本又應該由誰來負責?

  所以想跟各位說的是,別再相信沒有事實根據的說法了!這個社會令人不平的事情已經太多,我們不需要再多一個局外人來說公道話!那個神秘的M型社會就留給大前研一去自婊吧XD


*關於M型社會的批判性延伸閱讀:

 《M型社會》的重新解讀

 去你的「M型社會」
 
 M型社會到底在哪裡?? - 誤解與真實



Read More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