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月5日 星期六
【社論】忘了M型吧!
發完「M型社會 = Mystical Society」這一篇文章之後,為了讓大家更深入的瞭解M型社會這個議題,特地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,發現有幾位部落客也對此做出了批判,因此附加了幾個連結在文章的底部;而在這裡特別要引用的就是這一篇中國時報上的社論,裡面對於事實討論的觀點與我是最貼近的,敬請閱讀:)
講了半天,什麼是「M型」社會?我問過很多人,說法都不太相同。
有人說,是指這個社會的有錢人和窮人很多,中等收入的家庭變少,所以形成兩端高起、中間陷落的M型。抱歉,到主計處的網站查查,或者請任何一位經濟學家或人口學者畫給你看,都可以發現台灣的家庭還是中等收入的最多,窮的人較少,有錢人,更少。總之,呈現的是中間突起、兩邊陷落的鍾型分佈,用英文字母來看,是倒U型,而不是M型。
還有人說,M型不是指家庭所得分佈,而是所得「成長」速度,例如,有錢人的所得成長率最快,窮人的所得也在增加,只有中等收入的家庭在減少,所以從成長率的條狀圖來看,左右兩邊高,中間的低,所以叫M型。抱歉,還是錯了。主計處的數據還是顯示,在台灣,最有錢的人仍舊最會賺錢,年復一年,愈賺愈多;中產階級,次之;窮人,最慘,從二○○○年到現在的「家庭可支配所得」資料顯示,台灣的窮家庭早已經入不敷出。
換言之,也不見M型,而是只見很少數的極富分子,一直在高處笑傲。從主計處到央行,所有指標都顯示,台灣的所得分配所面臨的不是M型化,而是「極富化」。
雖然這種極富現象畫不出M型,卻才是眼前最棘手的難題。少數人很有錢,大部分人卻明顯的儲蓄不足。從存款的金額來看,你就能體會問題的嚴重程度。央行的數據顯示,在台灣有定期存款的九百多萬戶家庭當中,擁有百萬元以上定存的一七○萬戶,總存款金額高達七兆元,也就是說,這不到一五%的家庭,就擁有總定存金額中的七成;至於另外七百萬戶以上的家庭,定存金額卻連五十萬元也不到。
這種極富現象,已經為整個社會帶來嚴重的焦慮感。尤其是本來覺得自己活得還不錯的中產階級,現在都焦慮到睡不安穩。一來,這幾年來台灣的總體經濟沒有起色,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前途茫茫;二來,大多數中產階級都在領薪水,眼看著物價要漲,都擔心購買能力滑落;再加上,眼看著媒體上處處都是自己存摺不吃不喝都實現不了的奢華風,更是忿忿不平。這也就是為什麼,把重點放在中間陷落部分的「M型說」,如此打動中產階級的心。
但極富現象是個複雜的問題。照理說,在自由經濟中,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這些極富分子如果能力好、會賺錢,變得更富有,並沒什麼不對。但問題出在,無論是美國或新興的亞洲,從傳統富豪到政治新貴、科技新貴與金融新貴,這些極富分子都面臨兩個質疑。
第一,取得財富的方法不當,不是官商勾結,就是利用財富遊說政府,讓政策朝著對他們有利的方向轉彎。其次,利用財力在商場上以大欺小,壓縮小企業的生存空間,攫取龐大利益。例如美國的沃爾瑪,讓數以千計的小商店倒閉,卻讓創辦家族人人名列全球最有錢的人。再加上,在很多國家由於政府、專業守門人的怠忽職守,使得少數企業經理人與官員有太多五鬼搬運的空間,造成經濟成長的果實、生產力提高的好處,都被極富分子掠奪了大半,也惡化了極富現象。
第二,面對伴隨著極富現象而來的新經濟環境,中產階級應先跳出M型的不安,別在焦慮中錯把重點放在自己是否陷落上,更不應因此而急著想躋身極富之列。如何避免這些極富分子繼續用不當的方式累積財富、如何重新安排自己的收支、如何有效地幫助窮人,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向。或多或少,也能讓你睡得安穩些吧。
沈雲驄
- 本文取自中國時報[社論]2008.01.02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